当前位置:首页 > 清光绪皇帝大事年表

清光绪皇帝大事年表

发布时间:2023-09-24 15:55:08阅读量:205

清代光绪皇帝是最不得志的皇帝之一,朝政受慈禧太后把控,最后郁郁而终,想有作为而无为的清朝皇帝。

清光绪皇帝大事年表

清朝同治十三年(1874年甲戌)

二月日本以台湾高山族误杀琉球船民为借口,出兵台湾。

三月日军侵略台湾。

五月以慈禧皇太后万寿节,予在京旗官年60以上者恩赏。

六月命翁同龢直弘德殿。

十一月命内外奏牍呈两宫披览。晋慧妃为皇贵妃,珣嫔为珣妃。

十二月载淳逝于养心殿,年19。两宫太后召惇亲主奕誴、恭亲王奕訢、醇亲王奕譞等,宣懿旨,以醇亲王之子载湉承继文宗,入承大统,为嗣皇帝,俟嗣皇帝有子,再承继大行皇帝。赐奕譞以亲王世袭罔替,并免朝会行礼。王大臣等以遗诏迎载湉于太平湖醇亲王邸,与慈安太后居钟粹宫;慈禧太后居长春宫;两宫太后垂帘听政。诏停三海工程。以明年为光绪元年。上大行皇帝谥为“毅”,庙号穆宗,封皇后为嘉顺皇后,皇贵妃为敦宜皇贵妃。

光绪元年(1875年乙亥)

正月光绪帝御太和殿即皇帝位。

二月同治帝嘉顺皇后逝。马嘉礼案件发生,英国势力开始侵入西藏。英国借马嘉礼案强迫清政府签订《烟台条约》。

九月奉安穆宗帝后梓宫于隆福寺。阅惠陵工程。

十二月命醇亲王奕譞照料毓庆宫皇帝读书事务。内阁学士翁同龢、侍郎夏同善授读,御前大臣教习满、蒙语言文字及骑射。

本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讨伐阿古柏,收复新疆两路。

光绪二年(1876年丙子)

四月光绪帝始入毓庆宫读书。

光绪三年(1877年丁丑)

三月以山陵未安,颁庆赏宴外宾典礼暂缓举行。

光绪四年(1878年戊寅)

六月李鸿章开办滦州开平矿务局。

光绪五年(1879年戊寅)

三月葬穆宗帝后于惠陵。

闰三月吏部主事吴可读于东陵仰药自尽,遗疏请预定大统。

四月以吴可读所请,前旨已明,只予吴可读恤典。唐山胥各庄运煤铁路兴工,成为中国自办铁路之始。

六月懿旨允醇亲王奕譞居家养疾,解职。

光绪七年(1881年辛巳)

三月慈安太后逝于钟粹宫,上谥为孝贞皇后。

九月葬孝贞皇后于遵化定东陵。

光绪八年(1882年壬午)

六月翰林院侍读温绍棠奏称时事多难,请皇太后励精勤政,诏以皇太后尚未康复,饬之。命整顿八旗官学。

光绪九年(1883年癸未)

五月法军进攻越南河内的纸桥,挑起中法战争。

光绪十年(1884年甲申)

三月以恭亲王奕訢因循贻误罢军机大臣,家居养疾。

八月法舰炮轰福建马尾造船厂挑起马尾海战。

光绪十一年(1885年乙酉)

二月中法战争结束。

五月懿旨勘修南北海工程。

九月改台湾府为行省,刘铭传为台湾巡抚。设立海军事务衙门,命醇亲王奕譞总理,节制调遣沿海水师等。

十月拨年节宫用银5万两赈给山东灾区。

光绪十二年(1886年丙戌)

六月懿旨:钦天监于明年正月择皇帝亲政日期。醇亲王等合词疏请皇太后仍训政,不许。皇帝亲政定于明年正月十五日举行。醇亲王等复申训政之请,懿旨勉从之,命醇亲王仍措理诸务。

光绪十三年(1887年丁亥)

正月光绪帝始亲政。

二月懿旨:醇亲王以亲王世袭罔替,朝廷大事,仍备顾问。

光绪十四年(1888年戊子)

二月改清漪园为颐和园,诏修颐和园,备皇太后临幸。

六月懿旨:皇帝大婚礼明年正月举行,二月初三日归政。

十月懿旨:立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。选侍郎长叙之女他他拉氏姐妹为瑾嫔、珍嫔。

光绪十五年(1889年巳丑)

正月大婚礼成。

二月慈禧皇太后归政。

三月光绪帝奉皇太后巡颐和园,阅水陆操。

光绪十六年(1890年庚寅)

十一月醇亲王奕譞逝,辍朝7天,奉太后临邸视殓,命奕譞之子载沣即??)

四月颐和园工成。

光绪十八年(1892年壬辰)

十二月为办慈禧太后6旬万寿,诏王大臣承办,会同户、礼、工部及内务府博稽旧典,详议以闻。特于宗人府设庆典处。

光绪十九年(1893年癸巳)

六月命直隶择保精晓天文、医理、卜筮、数学及娴于堪舆者,上之内务府。

光绪二十年(1894年甲午)

正月懿旨:6旬万寿,晋封妃嫔名号。

七月日军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中国运兵船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。

九月懿旨:起恭亲王奕訢直内廷,管总署、海军署事,并会同措理军务。北洋海军在黄海遭遇日本海军,爆发黄海海战。

十月各国使臣于文华殿呈递国书,贺慈禧太后6旬万寿。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,提出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合众政府”的纲领,成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。

十二月北洋海军保卫威海卫之战。

本年清廷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

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乙未)

三月李鸿章代表清廷在日本马关议和,签订《马关条约》。

四月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300名举子,上书都察院要求拒和、迁都、变法,史称“公车上书”。

六月康有为与梁启超在北京组织“强学会”。

十月俄、德、法三国干涉,迫使日本放弃对中国辽东半岛的主权要求。此为“三国干涉还辽”。

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丙申)

四月沙俄诱订《中俄密约》,攫取中东铁路权,将侵略势力伸入东北三省。

五月光绪帝屡奉太后临醇王邸视醇王福晋(即光绪帝生母)疾。醇王福晋叶赫那拉氏逝,辍朝11日。懿旨:醇王福晋逝,应称“皇帝本生妣”。

六月躬送醇王福晋金棺奉移。

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丁酉)

十月巨野教案发生,德国以此强占胶州湾,引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。

光绪二十四年(1898年戊戌)

正月元旦受礼改于乾清宫,停宗亲宴。

三月康有为等在北京组织保国会,以“保国、保种、保教”为宗旨。

四月选派宗室王公出洋游历;光绪帝亲选亲王、贝勒,公以下闲散人员由宗人府保荐。召见康有为,命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。颁布“定国是诏”,开始百日维新。

五月诏立京师大学堂;陆军改练洋操;自下科始,乡、会、岁科各试,改试策论;诏八旗两翼诸营,均以其半改习洋枪。

六月诏改定科举新章。

七月诏裁詹事府、通政司、大理、光禄、太仆、鸿胪诸寺,归并其事于内阁,礼、兵、刑部兼理之。赏内阁侍读杨锐、中书林旭、刑部主事刘光第、江苏知府谭嗣同并加四品卿衔,参预新政。诏袁世凯来京。维新派于上海创办《时务报》,以汪康年为总理,梁启超为总主笔。

八月慈禧太后复垂帘于便殿训政。诏康有为结党,夺职下狱。康有为逃,杨锐、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下狱处斩。光绪帝被禁瀛台,懿旨一切复旧。

九月户部奏准发行“昭信股票”。

是年义和拳改称义和团,山东义和团首先提出“扶清灭洋”口号。

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己亥)

八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。

十二月诏以端郡王载漪之子溥儁为穆宗嗣,封皇子。命崇绮直弘德殿,授皇子读书,此为己亥建储。

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庚子)

正月以知府经元善等联名上疏谏立嗣,籍家治罪;诏通缉康有为、梁启超,毁所著书。

四月义和团起义,入京师。

五月义和团焚正阳门城楼,杀德使克林德。清廷发布诏书,向列强宣战。嘉奖义和团为“义民”,并令各省督抚招募义民成团,借以御外侮。慈禧太后召王公大臣等入见,谘众论。盛怀宣致电李鸿章、刘坤一、张之洞策划东南互保。

六月八国联军组成。东南互保运动在发展。

七月命荣禄以兵护各国公使往天津,德、奥、美、英、法、日、意、俄八国联军陷北京。光绪帝、慈禧太后仓惶出逃西安,珍妃被害于宫中。史称“庚子西狩”。沙俄在北方制造“江东六十四屯惨案”。

九月慈禧至西安,以抚署为行宫。兴中会举行惠中起义。

十二月慈禧太后于西安宣布“变法”,晚清“新政”开始。

光绪二十七年(1901年辛丑)

七月奕劻、李鸿章在北京与十一国公使订立《辛丑条约》。

八月慈禧太后、光绪帝等自西安起程还京。

十月车驾到开封。懿旨:撤溥儁皇子?妃上年殉节宫中,追晋贵妃。

十二月光绪帝、慈禧太后见各国公使及夫人于养性殿。

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癸卯)

三月为谒西陵诏修铁路。

五月邹容从日本回国,发表《革命军》,提出了开创“中华共和国”的口号。

十月英军侵入西藏,清廷未组织反抗。

光绪三十年(1904年甲辰)

四月英军入侵西藏,西藏人民展开江孜保卫战。

闰五月“苏报案”发。

六月英军攻陷拉萨。

十月见奥、德、俄、比诸国使节于皇极殿。

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乙巳)

七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,提出“驱逐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的纲领。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,立宪派掀起立宪运动。

是年由于美国迫害在美华工而激起抵制美货运动,是一场广泛的群众反帝爱国斗争。日、俄爆发争夺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。
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丙午)

正月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(即宣统皇帝)生于醇王府,母为亲王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。

七月考察宪政大臣载泽呈递密折,力请清廷当机立断,宣布立宪,以保政权。颁诏预备立宪,先行更定官制。内阁、军机处、外务、吏、礼、学各部及宗人府、翰林院仍旧,改巡警部为民政部,户部为度支部、兵部为陆军部、刑部为法部,工部并入商部,为农工商部,增设邮传部、军咨部、海军部、资政院、审计院。

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丁未)

八月光绪帝病重。立资政院,命贝子溥伦、孙家鼐为总裁。岑春煊北上京师掀起丁未政潮。

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戊申)

十月光绪帝病危。懿旨: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在宫中教养,载沣监国为摄政王。光绪帝逝于瀛台涵元殿,年三十八。懿旨:以溥仪入承大统为嗣皇帝,承继穆宗为嗣,兼承大行皇帝之祧。尊慈禧太后为太皇太后。次日,慈禧逝。以皇后叶赫那拉氏为皇太后。

十一月溥仪即位于太和殿,以明年为宣统元年。

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