苗族传统节日:赶苗场
发布时间:2023-09-04 13:34:55阅读量:166
赶苗场为苗族传统节日。流行于叙永、古蔺一带。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和七月三日举行两次。
关于赶苗场的起源,相传是苗族人在一次起义失败后形成的。官府不让他们联聚会。人们便以到场坝吹芦笙娱乐为名,秘密联系,后来逐渐演变为固定的节日。
习水县榨山坝正月初三“赶苗场”是川黔两省毗邻区县规模最大、影响最广的传统集会。集会当天,连汉族群众也敲锣打鼓到苗场助兴,并耍龙舞狮以示庆贺。苗族群众穿上节日盛装以示隆重,男青年带上芦笙和近两米长的腰鼓,女青年带上心爱的信物,围成圈,尽情欢跳对歌。互有好感的男女,则悄然独处,单独交流,互赠信物。集会亦是技艺交流会,人们把一些娱乐器材、生活制品带到现场,相互交流制作技艺。集会还是商品交易会,各种土特产、生活制品,都在这里买卖交易。无论汉人苗家,都在苗场参与娱乐,感受欢乐,场面热烈。
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- 上一篇:广东兴宁与“长毛”之乱
- 下一篇:安徽绩溪上庄古镇胡适故居
相关文章:
-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14:19:41阅读量:809
-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14:08:05阅读量:778
-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13:57:50阅读量:767
-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13:46:59阅读量:721
-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13:35:29阅读量:694
-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13:24:38阅读量:597